当前位置:

江华:候鸟迁徙季 涔天河湿地开启“护航模式”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蓝玉春 熊洋 周钟曦子 编辑:刘翥 2025-10-17 16:42:26
江华融媒
—分享—

ScreenShot_2025-10-17_112632_098.png

金秋十月,又到了候鸟迁徙的时节。连日来,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常态化巡护监测,守护好远道而来的“空中来客”。

傍晚时分,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巡护监测工作人员刚到达监测点位,便通过长焦相机捕捉到了一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雉的身影。镜头里,这只水雉正悠闲地在浅水区觅食,时而低头啄食水草间的小虫,时而钻入水中梳理羽毛,偶有振翅舒展的动作,姿态轻盈灵动,尽显“凌波仙子”的柔美。

“水雉它有着‘凌波仙子’‘水中凤凰’的美誉,它是非常稀少的‘一妻多夫’制的鸟类,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么几天一直在这里出现。”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严许进说。

ScreenShot_2025-10-17_112523_354.png

作为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湿地资源丰富,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吸引大批南迁候鸟在此歇脚、补充能量。为减少对候鸟的惊扰,同时精准记录它们的活动轨迹,工作人员特意在监测点周边搭建了帐篷作为观测掩体,化身候鸟的“无声守护者”。

“鸟儿生性比较警惕,为了捕捉到他们的灵动身姿,有时候需要在这个掩体里面待一整天,这整个过程是非常枯燥的,但当这些鸟儿的身影出现在镜头里面的时候,就感觉整个人瞬间就满血复活了。”监测人员姚毅恒说。

ScreenShot_2025-10-17_112559_755.png

据统计,目前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已记录鸟类达18目62科236种。其中,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已连续四年到此栖息。今年迁徙季,还新发现了褐耳鹰,褐冠鹃隼,红喉歌鸲,凤头蜂鹰,红嘴鸥,白喉针尾雨燕等珍稀鸟类,进一步印证了江华湿地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

“我们将继续加强候鸟巡护监测工作,加大巡查频率及宣传力度,为候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确保候鸟在我们江华湿地安全迁徙。”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彦飞说。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蓝玉春 熊洋 周钟曦子

编辑:刘翥

本文链接:http://www.jhxww.cn/content/646954/51/153600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