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运用经胃镜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技术,为一名71岁小肠梗阻患者解除病痛。该技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医院在肠梗阻微创治疗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医院消化内镜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患者屈某某因“大便习惯改变半年,腹胀2天”来到江华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入院后,患者腹胀症状明显,伴有恶心呕吐,经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梗阻。若采用传统胃管引流保守治疗,恢复慢、效果不确切,消化内科团队经充分讨论,决定运用经胃镜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这一微创新技术治疗。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是指在胃镜引导下,应用导丝将长约3米的特殊导管经鼻腔、食管、胃、深部小肠插入梗阻部位上方,利用导管的侧孔进行有效吸引,进行全程引流和减压的一种非血管介入技术,从而解除肠道梗阻。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高龄、不耐受手术的患者。
术中,消化内科手术团队精准将肠梗阻导管置入预定位置,随着导管顺利发挥减压引流作用,当即引出大量肠内容物和气体,患者腹胀、腹痛等梗阻症状也迅速缓解,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新技术不仅治好了病,还让我少遭了不少罪!”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赞不绝口。此次经鼻肠梗阻导管技术的成功应用,是消化内科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生动实践。未来,江华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还将持续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微创的医疗服务。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启明 李亚玲
编辑:刘翥
本文为江华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